循環冷卻水由泵送至冷卻系統中的每個用戶,經熱交換后溫度上升,再送至冷卻塔冷卻。在冷卻塔中,熱水從塔頂向下噴射成水滴或水膜,而空氣反向或水平交替流動,在氣水接觸過程中進行熱交換。當水溫下降到滿足冷卻水要求時,繼續循環使用。
空氣從塔頂溢出時,帶走了水蒸氣,增加了循環水中的離子含量。因此,得要補充新鮮水,排出濃水,使含鹽量保持在一定濃度,從而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
1.水垢附著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上,碳酸氫鹽的濃度隨著蒸發和濃縮而增加。當其濃度達到過飽和,或水溫升高通過傳熱面時,會分解形成碳酸鹽沉積在傳熱面上,形成致密的微溶鹽垢,導熱性能很差(1.16W/(m.K),鋼一般為45W/(m.K))。因此,結垢會降低換熱器的傳熱效率,嚴重時會堵塞換熱器,增加系統阻力,降低水泵和冷卻塔的效率,增加生產能耗,降低產量,加速局部腐蝕,甚至引起非正常停機。
2.在設備腐蝕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大量設備為金屬材質,循環冷卻水長期使用會發生腐蝕穿孔。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冷卻水溶解氧引起的電化學腐蝕;有害離子(Cl-和SO42-)引起的腐蝕;微生物(厭氧菌、鐵細菌)等引起的腐蝕。
設備管壁腐蝕穿孔導致泄漏,或工藝介質漏入冷卻水中,造成物料損失和水污染;或者冷卻水滲入工藝介質,影響產品質量,造成經濟損失,影響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