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污水處置的重要方式就是投加污水處置藥劑,其中包括緩蝕劑、阻垢劑、絮凝劑和殺菌劑等,以使處置后的污水到達注水水質指標的請求。由于影響污水處置藥劑應用效果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運用中就暴顯露許多問題。以成功采油廠為例,目前全廠日處置污水約13萬m3,年/藥劑費用到達1400多萬元,污水處置費用約為0.30元/m3。如此大的投入所獲得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污水處置藥劑評價辦法污水處置的主要目的是為滿足注水的需求,而依照注水水質指標的請求,全廠污水全部達標的項目僅有三項:溶解氧,硫化氫和腐生菌,全部不達標的是二氧化碳和硫酸鹽復原菌。個別污水站不合格率高達50%以上。當然形成這種場面有泵站流程、加藥濃度、加藥辦法、藥劑質量等諸多緣由,但從筆者多年理論經歷來看,藥劑評價及應用是一個關鍵環節,而相應的評價辦法行業規范更是重中之重,下面就針對在行業規范評價理論操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本人的見地,以供同行們商榷。
首先需求指出的是規范的互相分歧問題,由于各種污水處置藥劑都是應用于同一污水處置系統中,必然會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不同的評價辦法對指標的結果會形成一定的差別,這就需求思索各規范間的諧和性和統一性,對其中相同的指標好援用統一規范。
特別是配伍性的操作應該做到相互套用規范,藥劑的配伍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在這項指標的測定中需求思索單個藥劑與污水之間以及各污水處置藥劑之間的配伍性,故這項指標在每個規范中都應有所表現。另外,針對注水系統,這些規范又要終與SYPT5329 -945碎屑巖油藏注水引薦指標及剖析辦法6相分歧。下面分別就四個行業規范停止討論1SY5273-91油田注水緩蝕劑評價辦法SY5273 -91是原石油自然氣總公司1991年7月19日發布,1991年12月1日施行的行業規范。它規則了油田注水緩蝕劑緩蝕性能的室內和現場評價辦法,適用于油田注水緩蝕劑的評價。該規范主要問題有:
(1)規范中3.2和7.2.2采用了濾膜系數法,由于注水系統中已不采用此辦法停止注水指標的檢測,在SYPT5329 -94中也已將其刪掉,思索到規范的互相諧和性,倡議在本規范中將3.2和7.2.2的內容刪去。
(2)規范中5.5.c說試液量普通取750mL,但未指明是掛幾片試片,而依據規范中5.6.2中所示試片的尺寸和5.5.c中試液量的請求計算掛一片試片至少需622.04mL試液,由此可斷定規范中所指可能是掛一片試片,倡議文中好對試片數量也停止闡明,以便于實踐操作。
(3)規范中第5章室內靜態腐蝕實驗中,所用腐蝕介質是人工配制鹽水,雖然是模擬地層水配制,但由于現場污水含油量、機械雜質及細菌含量等要素會對評價結果產生重要影響,因而人工鹽水并不能完整代表現場的污水,故倡議在此章中應增加以現場污水作為腐蝕介質停止實驗的內容。